对于跨境卖家来说,理解商标和版权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在不同国家的市场合法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风险,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一、定义和保护对象
商标
定义: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通常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se组合和声音等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例如,苹果公司的商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形,消费者看到这个标志就能识别出产品是来自苹果公司。
保护对象:主要保护的是品牌名称、品牌标志以及与品牌相关的商业标识,这些标识用于在市场上使消费者能够轻易地将某个卖家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卖家的区分开来。比如,耐克的对勾标志和品牌名称在运动服饰领域就起到了这样的区分作用。
版权
定义: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就自动享有版权。例如,一位跨境卖家自己设计了一款产品包装图案,这个图案一旦创作完成,卖家就拥有了该图案的版权。
保护对象:包括文学作品(如产品说明书、宣传文案)、艺术作品(如产品外观设计图、品牌插画)、音乐作品、电影作品、软件作品等。例如,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电子书受版权保护,软件开发者对自己开发的跨境电商APP享有版权。
二、权利的产生方式
商标
注册取得为主:在大多数国家,商标权是通过注册取得的。卖家需要向当地的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经过审查、公告等程序后,如果没有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才能获得商标专用权。例如,中国卖家想在欧盟市场保护自己的品牌商标,需要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申请注册,只有注册成功后,才能在欧盟范围内享有商标专用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
使用取得为辅:在一些国家,商标的使用也可以产生商标权。例如,在美国,卖家即使没有注册商标,但如果已经在商业活动中实际使用了某个商标,并且该商标在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么卖家也可以基于使用获得一定程度的商标权,这种权利被称为“普通法商标权”。不过,这种权利的范围相对较窄,且证明使用在先等情况可能比较复杂。
版权
自动产生:版权的产生是基于作品的创作完成。作者无需进行任何登记或注册手续,作品一旦创作完成,作者就依法享有版权。例如,跨境卖家拍摄了一组产品展示照片,从拍摄完成的那一刻起,卖家就对这些照片拥有版权。
登记增强保护:虽然版权自动产生,但在很多国家,进行版权登记可以增强版权保护。例如,在美国,版权登记是提起侵权诉讼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且登记后的版权在侵权赔偿等方面能够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三、保护期限
商标
有效期及续展:商标的有效期一般为10年左右,不同国家规定略有差异。例如,在中国商标有效期是10年,在欧盟商标有效期是10年。在有效期届满前,商标所有人可以申请续展,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与初始有效期相同。只要商标所有人按时续展,商标权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未续展的后果:如果商标所有人在有效期届满后没有及时续展,商标权将会终止。例如,一个跨境卖家忘记续展其在某个国家的商标权,那么该商标在这个国家就会进入公共领域,其他卖家就可以申请注册并使用这个商标。
版权
作者生前及死后一定期限:版权的保护期限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若干年。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不同国家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是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 70年。以一本书为例,作者在世时享有版权,作者去世后的50 70年内,其继承人等仍可以享有版权相关权益。
法人作品的保护期限: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保护期限通常从作品首次发表之日起计算若干年。例如,某跨境电商公司作为法人创作的一款软件,其版权保护期限可能是从软件首次发表之日起50年。
四、侵权行为及维权方式
商标侵权行为及维权
侵权行为表现:主要包括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例如,跨境卖家发现有其他卖家在相同类型的产品上使用了自己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销售带有侵权商标的产品,这就构成了商标侵权。
维权方式:跨境卖家可以通过向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也可以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知识产权执法机构投诉,请求查处侵权行为。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家还可以向平台投诉,平台一般会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冻结侵权卖家的账户、下架侵权产品等。
版权侵权行为及维权
侵权行为表现:未经版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等行为都属于侵权。例如,跨境卖家发现有其他卖家未经许可在自己的店铺中使用了卖家拥有版权的产品图片或者宣传文案,这就构成了版权侵权。
维权方式:与商标维权类似,版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一些国家,还可以通过行政投诉的方式,由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版权人会通过向侵权行为所在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发送侵权通知的方式,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来制止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