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侵权,亦称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取得商标权人授权,擅自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存在其他妨害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品牌侵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未经许可使用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销售侵权商品: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伪造和擅自制造: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更换商标并投入市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提供便利和帮助: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品牌侵权的后果
品牌侵权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侵权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来说: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侵权人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停止使用侵权商标。
赔偿损失:侵权人需赔偿商标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赔礼道歉:在适当场合公开向商标权人赔礼道歉,以消除不良影响。
行政责任: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后,会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根据违法经营额或违法所得的不同情况,对侵权人进行罚款。
刑事责任:
对于情节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如构成犯罪的,侵权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
如何应对品牌侵权
面对品牌侵权,商标权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收集证据:及时收集侵权证据,包括侵权商品、销售记录、广告宣传等。
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解决纠纷,通过谈判达成赔偿协议。
行政投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其查处侵权行为。
司法诉讼:在协商和行政投诉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加强品牌保护:完善商标注册和管理制度,加强品牌宣传和维权意识,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
总之,品牌侵权是严重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需要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和有效遏制。商标权人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