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单填制规范是确保进出口货物顺利通关的重要环节,其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报关单填制规范:
一、基本信息填写
预录入编号:
预录入编号指预录入报关单的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通常为18位。
其中包含接受申报海关的代码、录入时的公历年份、进出口标志及顺序编号。
海关编号:
海关编号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也由系统自动生成,格式与预录入编号类似。
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应填报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直接向海关负责的企业或单位。
自理报关的,应填报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名称及代码;委托代理报关的,应填报经海关批准的专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名称及代码。
二、货物信息填写
商品名称及规格型号:
应准确、清晰地填写货物的品名、规格型号等信息。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如危险品、食品等,还需按照相关规定填写特殊标识和说明。
数量及计量单位:
进出口货物必须按海关法定计量单位填报。
如海关列明第二计量单位的,必须同时报明该商品第二计量单位及数量。
成交计量单位与海关法定计量单位不一致时,还需填报成交计量单位及数量。
原产国(地区)/最终目的国(地区):
原产国(地区)指进出口货物的生产、开采或加工制造国家(地区)。
最终目的国(地区)指已知的出口货物的最终实际消费、使用或进一步加工制造国家(地区)。
应按照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国家(地区)名称或代码。
单价及总价:
应填报同一项号下进(出)口货物实际成交的商品单位价格和总价。
无实际成交价格的,应填报货值。
币制:
指进(出)口货物实际成交价格的币种。
应根据实际成交情况按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货币名称或代码。
三、其他重要信息填写
征免:
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减税、免税或特案处理的实际操作方式。
应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品牌类型及出口享惠情况:
品牌类型包括境内自主品牌、境内收购品牌、境外品牌(贴牌生产)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报。
出口享惠情况需根据货物在最终目的国(地区)是否享受优惠关税进行选填。
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名称:
应根据货物实际进出境的运输方式或货物在境内的流向分类,按照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
进出口日期及申报日期:
进出口日期分别指运载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或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
申报日期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申报数据的日期。
四、填制要求
真实性:
报关单的填报必须真实,不能误填错填,更不能伪报、瞒报以及虚报。
准确性:
报关单填报需要准确、齐全、字迹工整,如果有改动,需要在更改项目上加盖校对章。
一致性:
报关单与合同、批文、发票、装箱单等单证应相符,报关单中所报内容与实际进出口货物情况也应相符。
法律效力:
预录入的报关单与手工报关单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报关员在打印报关单上签字盖章前,需要认真校对,防止录入错误。
更正手续:
向海关递交的报关单,事后发现差错,需要立即填写报关单更正单,向海关办理更正手续。
综上所述,报关单填制规范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填报,以确保进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